自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中美关系实现实质性改善以来,党中央就有意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上议事日程。自1956年起,国共两党曾多次秘密磋商股票线上配资,期间虽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每次最终因现实因素未能最终实现。
在第一次谈判中,中共派遣了章士钊同志,他在两党之间有着较高的影响力,亲自赴香港,将中央的信件递交给蒋介石。然而,由于一系列特殊情况,不久之后金门炮战爆发,谈判一度中断。第二轮谈判时,双方已经就六项基本共识达成初步意见,可惜国内局势发生变化,谈判再次告吹。到了1973年,双方准备重新启动谈判,但中共方面的章士钊同志不幸在香港去世,而蒋方则派遣陈立夫前来邀请毛主席访台,但蒋介石在等待之际不幸辞世。
如今,台海局势早已变得复杂且微妙,而蒋介石的后代与毛主席的后代依然在为两岸的和平与交流尽最大努力。2009年,毛主席的外孙女孔冬梅携“文化教育交流团”与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王在希一同访问台湾。蒋介石之孙、时任国民党副主席的蒋孝严亲自迎接。两人跨越时代的握手,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展开剩余83%孔冬梅,毛主席的大女儿李敏与孔从洲将军的子女孔令华的女儿。李敏在生下孔冬梅时曾因经济困难面临放弃,但最终在毛主席的帮助下,孔冬梅得以顺利成长。她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完成了本科教育,随后前往美国深造硕士学位,最终又回到北京攻读博士学位。孔冬梅从小热爱传统文化,酷爱写作,脸颊下方的一颗痣,常被人说成是与外公毛主席相似之处,孔冬梅自己则笑称:“我们全家都像。”
此次是孔冬梅第四次访问台湾,而此前的三次访问则低调进行,媒体没有过多报道。她借此机会游遍了台湾的大街小巷,购书寄回大陆。在第三次来台时,孔冬梅表示:“我非常喜欢台湾,尤其喜欢这里的少数民族孩子,他们非常可爱。”当被问及最想去哪里时,她坦言:“我最想去台北的故宫博物院。”
然而,这次作为文化交流团成员,孔冬梅的行程更加正式,媒体也更为关注。11月16日,孔冬梅一行抵达台北,拜访了国民党主要领导人,并与蒋孝严握手。值得一提的是,在得知毛主席的孙女将来台时,蒋孝严特地询问是否方便出面接待。得到许可后,蒋孝严带着微笑迎接孔冬梅。刚见面时,两人只是点头打招呼,表情显得有些拘谨,面对闪烁的相机镜头,他们的动作略显生硬。记者们纷纷要求两人合影,蒋孝严转身与工作人员确认后,才主动走向孔冬梅,双方微笑握手,留给媒体们一个“历史性”的画面。
合影结束后,蒋孝严陪同孔冬梅参观了国民党历史展馆,孔冬梅在一处记录外祖父毛主席的文献旁特意拍照留念。接着,孔冬梅一行还参访了台湾大学,并接受了“论文范文社”的记者采访。当台湾记者问到如何看待与蒋孝严的会面时,孔冬梅从容回答:“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知道我来,和他的见面只是一个巧合。”她还表示,自己此行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进行文化交流,而“政治”应该是政治家的事,不应过度解读。
当媒体关注她参观“两蒋陵”时,孔冬梅巧妙回应:“如果台湾的朋友去北京参观毛主席纪念堂,我们当然也欢迎。”她表示,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变,虽然她是毛主席的外孙女,但自己并不会带着外祖父的影响力从事任何政治活动。
孔冬梅曾在访台时表示,文化交流是她家族最为重视的事业之一,希望能将台湾先进的教育理念引进大陆,也希望台湾的学生能到大陆来交流学习。她甚至希望有朝一日能将毛主席的作品展览带到台湾。
与蒋孝严不同,他一直利用蒋介石的影响力力图重返政坛,孔冬梅则专注于传承毛主席的思想和家风。记者询问她是否有特别想去的地方时,孔冬梅答道:“我想参观更多历史文化遗迹。”她对历史文学情有独钟,曾多次阅读并出版相关书籍。她还特别提到,来到台北一定要去故宫博物院,那里藏有65万件国宝。她眼中透露出对故宫的深深向往。
总的来说,孔冬梅在台湾的每一次访问都展现出了自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大气的风度。至于台湾媒体所渲染的“毛蒋两家后人握手言和”之类的标题,除了引起关注外,似乎并未引发更多实质性的影响。
在2009年7月,孔冬梅第三次访问台湾时,她已经做好了准备,面对媒体的“包围”,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将会被问到很多政治敏感的问题,例如是否与蒋家后人合作,或者是否有“统战”任务。孔冬梅从容应对,她表示:“听说蒋友柏在大陆有公司,或许有机会合作。”对于是否带着“统战”任务,她则坚定地回应:“我只是个企业家,政治不是我的领域。”
事实上,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曾告诫子女们:“政治可以谈,但不能碰。我们不能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自居。”毛家的孩子们始终保持低调,鲜少参与政治。即便是蒋介石的后代,蒋孝严亦未得到蒋家认可,且一直没有能够在台湾政坛有所建树。
在台湾媒体刻意将毛蒋两家后人联系到一起时,他们往往忽略了一个细节,那便是蒋孝严并没有得到祖父蒋介石与父亲蒋经国的认可。蒋孝严的身世复杂,其父蒋经国和母亲章亚若的婚外情以及蒋家对这一段关系的反感,使得蒋孝严从未能真正成为蒋家“合法”的继承人。
台湾媒体不断渲染“毛蒋两家握手言和”,更多是出于蒋家后代在政坛的寻求复兴。而孔冬梅作为毛主席的后代,其本身并未介入政治,只专注于文化交流,媒体的过度解读显然有些偏颇。尽管蒋家与毛家的历史在国共对峙时有过不少冲突,但这些早已是历史,不应过度放大。今天的台湾媒体,似乎更多关注的是蒋家后人如何在现有政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孔冬梅则保持着毛家的传统,安静而低调地生活与工作。
发布于:天津市我要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